学术委员会

重庆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2019—2024年工作总结

2024-12-01

重庆科技大学

学术委员会20192024年工作总结

 

学校学术委员会是统筹、咨询、审议和评价校内一切学术事务的最高机构。长期以来,学校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顶层设计、协同推进与综合治理的作用,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做出了诸多探索和贡献。
  一、推进自身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为确保学校学术事务的规范运转,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重庆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先后进行了第四届、第五届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的选举和聘任,并指导学校各二级学院完成了学术分委员会的换届。同时,校学术委员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设了科技伦理委员会,协同学术道德委员会安排部署学校学术风气建设工作。此外,校学术委员会制定了《学术委员会委员津贴实施细则》,以增强委员尽职履职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发扬学术民主,积极开展学术领域事项咨询与审议
    2019年1月至今,共计召开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27次,审议议题涵盖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事政策、人才引进、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多个方面。
    (一)履行为学校发展重要事项谏言职能
校学术委员会听取了合作与发展处关于重庆科技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期检查自查情况的汇报,以及更名工作办公室关于学校更名及发展战略等相关事项的报告,经讨论和表决,对其内容予以通过。同时,校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科研处提交的《关于提请审议贴息贷款建设项目的报告》,以及《关于2021年学校校内预算方案的报告》《重庆科技大学校园建设规划(2022—2027年)》《重庆科技大学事业发展规划(2022—2027年)》等材料。
    (二)履行布局学校学科建设职能
    校学术委员会听取通过了学科办、研究生处等部门提交有关学科建设的《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市一流学科培育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重庆科技学院交叉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十四五”校级重点学科立项及申报市级重点学科名单的报告》《重庆科技大学学科建设规划(2022—2027年)》,以及有关硕、博士学位授权点、授权单位建设的《重庆科技学院2020年拟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方案》《关于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的报告》《重庆科技学院博士授权单位建设项目规划》等材料。
    (三)履行协调科研工作发展职能
    校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科研奖励的申报,增进了多学科领域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与奖项的积极性,使学校在签订科研合同、获取科研经费和获得科研奖励等方面的表现,不断取得质与量上的突破。同时,校学术委员会指导科研处制定、修订了《科研项目与成果认定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基层科研组织管理办法》《科研诚信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研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等十余项科研管理制度,以此提升教师投入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并在相关文件指导下,校学术委员会同学校多部门、单位共同推动学校完成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非常规油气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科技学院智能优化钻完井研究中心、稠油开采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城市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数十个科研平台的获批、建成、整合和考核。此外,校学术委员会聘请了多位专家进行有关知识产权的宣讲活动,并组织专利价值评估、转让洽谈数十次,完成积累价值数百万元的专利转让与转化。
    (四)履行研究提升师资力量职能
    校学术委员会听取了人事处提请的《关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类中级、初级职称申报业务条件的报告》,以及关于中级资历资格条件、高级职称现场答辩和有关“绿色通道”相关政策的修改建议,并要求有关部门根据给出的建议和意见做出修改、删减与完善,再及时提交教代会等部门做进一步讨论。除了优化教师职称评审过程,校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激励性绩效奖励办法》等文件,以此改进教师工作考核环节,增进教师个人获得感。同时,在人才评价方面,校学术委员会听取通过了人事处等部门关于提请审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巴渝学者讲座教授、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项目申报的汇报。
   (五)履行为人才培养把关职能
    校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历年学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建议,以及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等材料。并要求和督促教务处、研究生处等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究生教育指导委章程》《重庆科技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等文件,依法依规完成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位授予审核等工作。同时,校学术委员会听取了教务处关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推荐有关事项的报告,审议通过了提出的成果整合方案和人员整合原则,并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六)履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职能
    校学术委员会在全校倡导学习和践行科学家精神,每年科研1号文件均向全校师生强调持续加强科学道德和科研诚信建设、坚决抵制学术不端和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行为。每年组织师生观看学术道德全国讲座,要求以学院为单位开展学术不端典型案例学习、梳理“常见易犯”的学术不端行为。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杜绝违反科学道德和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行为发生。同时组织师生代表参观了816核工业基地,并每年举办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辩论赛。在锻炼师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宣扬、教育和引导师生崇尚科学家精神,恪守学术规范、严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诚信。此外,校学术委员会及时处理论文抄袭、论文一稿多投、项目抄袭等各类涉嫌学术不端行为10起,纠正学术工作中滋生的不当风气12起。
    三、未来工作计划
    在过去的五年内,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治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逐渐形成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很好地服务了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
    当然,随着工作的开展,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在今后工作中,校学术委员会将持续深度融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以先进、充沛的学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协同构建新时代应用研究型大学治理格局。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精神,做好学术事务的意识形态审核,保障学术研究不越红线、守住底线。深刻认清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战略部署上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其二,完善校学术委员会治理结构,主要包括根据学校发展情况设计、完成学术委员会成员换届工作,并且根据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应然职能,以及过往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制定与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同时,还要认真指导和监督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工作。
    其三,加强校学术委员会与学校相关事务关联的密切程度,主要是增进与科技处、研究生院、人事处等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围绕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国家级奖项申报、高水平成果培育等重大事项,积极向学校建言献策,让学术权利在相关行政工作中更大程度上发挥统筹、咨询、审议、评议作用,为学校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更多助力。

上一条:我校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